您的位置:首页 -> 河北基地 -> 详情
曹火星纪念馆
来源:河北睿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量:113 发布日期:2022-02-08 00:00:00

曹火星纪念馆.png

曹火星,原名曹峙,平山县西岗南村人。

1937年,"七七事变"爆发,卢沟桥的炮声毁灭了刚考上中学的曹火星的求学梦。"起来,不愿作奴隶的人们……",歌声燃起了热血少年的爱国热情,1938年,14岁的曹火星加入平山县抗日救国会成立的宣传队--铁血剧社,为表示抗战到底,不怕牺牲的决心,火星就把曹峙改为火星。血是红色的,火也是红色的,寄意他立志要做一颗闪亮的红星,做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。

1940年,曹火星随剧社进入华北联大文艺部学习音乐专业,开始了作曲生涯。10月,小分队利用当地流行的"霸王鞭"民歌曲调填新词,创作了一组歌曲,共5首,宣传党的抗日主张,批驳国民党消极抗日,最后一首就是曹火星的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》。创作中,他不断从艺术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命运,回顾抗战以来自己的亲身经历,激情满怀,歌词和歌曲油然而生"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,他改变了人民生活,他坚持了敌后根据地……"。在老乡的土炕上,他边写边唱,经过一天一夜的反复修改,一支"说了真话,写了实情,反映人民心声"的歌曲诞生了。小分队先是教给村里的儿童团和群众,很快这支歌就传遍了平西根据地、晋察冀边区和各个抗日根据地。它似旗帜,如号角,鼓舞并激励着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胜利。这年,曹火星19岁。

抗战胜利后,歌词"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"改为"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"1950年,毛泽东同志又亲自为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》的"中国"前加了一个""字,这支歌成为歌颂党的不朽之作、经典之作、真理之歌。

解放后,曹火星同志历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团长、天津人民歌舞剧院副院长、院长、天津市文化局局长、全国音协常务理事、天津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,尽管行政工作繁多,但他仍一直坚持创作。

曹火星一生共创作各类题材歌曲1600多首,是全国人民喜爱的音乐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