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博物馆(现为河北省博物院)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,成立于1953年。50余年来,在文物的收藏、研究、保护管理、陈列展览、宣传教育以及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,先后被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
该馆藏品14.2万余件,其中一级藏品565件(组)。有汉中山王刘胜夫妇墓出土的金镂玉衣、“长信宫”灯、鸟篆文壶、错金博山炉、铜漏壶,南北朝时期的北方青瓷,邢窑、磁州窑瓷器;南宋扇面;原北京畿辅先哲祠收藏的明、清河北地方名儒、名宦、学者的墨迹、遗物2000余件,其中有杨继盛的谏草,自书年谱,孙奇峰的著述手稿,赵南星的书信稿等;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、地雷战、水上游击战的作战武器、工具、用具和各种资料等;日本侵略军实行“三光”政策,制造“无人区”的各种实物和文件。
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设计灵感来自西汉长信宫灯
据了解,火种灯创意源自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“中华第一灯”——西汉长信宫灯,借“长信”之义,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。西汉长信宫灯的造型古朴,于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,因曾放置于窦太后(刘胜祖母)的长信宫内而得名,现藏于河北博物院。